5月20日,中船集團武昌造船船艇公司與淮南市煤化工業園區正式簽訂《新能源船舶建造合作協議》,標志著武昌造船在開拓內河新能源市場方面取得重要突破。簽約儀式由淮南市煤化工業園區和武昌造船雙方代表共同見證。
根據協議,雙方將合作建造三艘新能源船舶。雙方將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創新合作機制,拓展合作領域,共同推進新能源船舶產業發展,建立互利共贏的長期穩定合作關系。武昌造船將全力支持和配合淮南市新能源船舶產業發展,通過深化合作確保項目取得實質性成效。
在內河航運綠色轉型的時代浪潮中,武昌造船持續加強新能源綠色智能船舶研發投入,自主研發的船用甲醇燃料系統獲法國船級社原則性認可AIP證書,自主研發的1320TEU甲醇雙燃料集裝箱船獲中國船級社原理認可證書(AIP),成功交付的“東興100”2000噸級集散兩用新能源運輸船,是當時投入運營的國內裝船電池容量最大、續航力最長的純電動貨船,具備高效率、零排放、低噪聲、低運行成本等優勢,每年可以節省燃油10萬升,降低二氧化碳排放260噸,運營成本是傳統機械推進船舶的五分之一。
此次合作是武昌造船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長江經濟帶發展“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重要指示精神的具體實踐。武昌造船將以創新為帆,以責任為舵,奮力駛向新能源綠色智能船舶的廣闊藍海,成為踐行長江大保護政策戰略的先鋒力量,以實際行動踐行綠色發展理念。
發展新能源船舶,意義重大。一方面可以減少船舶對長江水域的污染,保護長江生態環境,為長江航運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新動能,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另一方面,新能源船舶的發展能夠帶動船舶制造、動力系統、電池技術、智能控制等多個相關產業的技術創新和升級,推動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