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油工程烏干達Kingfisher項目自主建造的拖管浮箱型駁船在阿爾伯特湖水域順利完成下水作業,標志著該項目關鍵配套工程取得重大突破,為后續油田生產系統調試及正式投運筑牢基礎設施保障。
在烏干達Kingfisher油田建設中,四臺索拉透平發電機組為整個油田的生產運作提供動力。為保障電力系統穩定運行,項目需建設一條總長193米的取水管線,向發電機組提供冷卻水,同時保障油田生產和生活用水。
然而,施工面臨雙重挑戰:一方面,當地船舶資源極度匱乏,難以滿足水下作業需求;另一方面,作業水域環境復雜,對工程裝備和施工技術提出嚴苛要求。
面對項目關鍵的“心臟工程”,項目團隊果斷決策自主建造拖管浮箱型駁船,先后克服設計標準空白、材料跨境采購受阻、設備資源匱乏等多重挑戰。通過跨部門協同攻關,有序完成設計方案編制、船體結構焊接、功能模塊調試及安全性能驗證等關鍵工序。歷經兩個月緊張施工,浮箱型駁船完成建造并順利下水。
該駁船總長17米、型寬10米、吃水深度2.2米,配備五錨定位,各項性能指標均滿足拖管作業要求,將為后續取水管線高效施工提供強有力的裝備支撐。
當前,烏干達Kingfisher項目正處于建設攻堅的關鍵階段。項目團隊持續優化施工組織,全力推進工藝系統安裝與預調試工作,向實現年底機械完工目標發起沖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