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三點水新能源在蕪湖隆重舉辦江豚L-120多用途標準船型發布會和集中簽約儀式,會上簽署36艘江豚L-120多用途標準船型和4艘50客位純電動游覽船,簽約總金額超10億元。
重磅發布江豚L-120多用途標準船型
活動儀式上,三點水新能源正式發布江豚L-120多用途標準船型。該船型設計獨具匠心,總長119.98m,型寬21.80m,型深8.50m。在裝載能力方面表現出色,散貨裝載量可達15,000噸,標準集裝箱裝載量高達735TEU,總噸位9500載重噸。
圖注:江豚L-120多用途標準船型
與同類型船舶相比,該船型優勢顯著:
一是裝載效率同比大幅提升。散裝裝載量提升8%,集裝箱裝載量提升20%,總噸位提高8%-12%。
二是動力性能出色。該船型最大航速超10節,經濟航速7節,經濟續航力可達2000km,綜合續航約1300km。
三是節能環保領先。在經濟航速下,百公里燃料消耗量僅為0.96t,相比傳統燃油百公里節約5480元,碳排放減少30%。
40艘綠色智能船舶集中簽約,訂單金額超10億
江豚L-120多用途標準船型首發即獲得市場高度認可,迎來集中簽約。會上,三點水新能源與南京鵬飛智慧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智航江海船務有限公司、萬邦海運(安徽)有限公司、池州宜江物流有限公司、安徽驚艷傳媒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企業達成深度合作,現場集中簽約40艘綠色智能船舶,總訂單金額超10億元。
圖注:三點水新能源分別與南京鵬飛物流、湖南智航江、萬邦海運、池州宜江物流、安徽驚艷傳媒簽署協議達成深度合作
政企協同打造標準化船型"蕪湖樣本"
安徽省工業與信息化廳付娜副處長,蕪湖市發展與改革委周浩主任,市交通局夏本道副局長,市工信局,科技局,港航中心,弋江區汪敏區長等領導出席見證活動,為安徽省內河綠色智能船舶產業發展掌舵把航。
蕪湖市發展與改革委周浩主任在致辭中表示,蕪湖市作為長江經濟帶重要節點城市,在市委市政府的戰略布局下,正全力構建內河綠色智能船舶與特色海洋工程裝備產業高質量發展發展的“蕪湖樣本”。此次發布的江豚L-120多用途標準船型,不僅是單一產品的突破,更標志著中國內河船舶從"分散設計"向"標準化量產"、從"高碳運輸"向"綠色智能"的歷史性跨越。隨著40艘訂單的落地,蕪湖市正以"汽車產業的規模化思維、船舶產業的精工基因",重構內河航運的全球競爭力。這既是落實"雙碳"戰略的生動實踐,更是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中產業創新的典型示范。
當前,蕪湖已形成以蕪湖造船廠、三點水新能源科技為龍頭引領,集“研發創新—測試驗證—智能制造—運營服務”于一體的全產業鏈生態,產業集聚效應持續凸顯。三點水新能源科技作為安徽省船舶產業“新質生產力”的代表,自2023年成立以來,以“一年破繭、兩年成勢”的加速度,實現了從技術研發到市場驗證的跨越式發展:建成全省首個內河船舶智能實驗室,主導開發全球首艘合裕線3000T換電標準船型,累計申報專利超300項,與南京鵬飛、萬邦海運等龍頭物流企業建立深度合作,充分展現了“蕪湖速度”與“創新力度”。今天40艘訂單的簽署,不僅是市場對企業的高度認可,更標志著蕪湖內河綠色智能船舶產業進入規模化應用的新階段。
展望未來,我們堅信在政企協同、創新驅動下,蕪湖一定能為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交出一份亮麗的“綠色答卷”!從汽車產業的"蕪湖速度"到船舶產業的"綠色突圍",三點水新能源的實踐印證了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關鍵邏輯——以技術跨界打破產業邊界,以標準引領搶占全球先機。當新能源汽車技術與綠色智能船舶技術交互融合,蕪湖正用創新續寫著制造強市的時代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