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中遠海運重工為積極探索并落實“三化”建設,聯合第三方軟件開發公司研發創建了“船舶修理智能管控平臺”,該平臺從2024年12月30日正式上線試運行,3月20日,通過近80天對平臺各模塊功能進行反復運行演練、持續修正完善,第一階段的模塊功能正式啟用,有效助力修船精細化管理和資源優化配置快速推進,標志著廣東中遠海運重工船舶修理改裝向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再邁出堅實一步。
“船舶修理智能管控平臺”包含“生產”、“經營、“質量”、“安全”、“人員”、“成本”、“移泊”7個模塊,通過“項目生產信息可視化”、“質量管理精細化”、“經營數據收集自動化”、“成本數據分析智能化”、“施工人員數據統計實時化”、“項目安全管理數據集成全面化”,以及“船舶移靠泊信息收集與實時跟蹤反饋動態化”,全面對船舶修理進行管控。目前,第一階段“項目生產管理信息系統”、“人員實時監測統計系統”、“船舶移靠泊信息管理系統”模塊功能已正式啟用并平穩運行。
在“項目生產管理信息系統”,通過對項目生產信息的采集進行自動集成展示在平臺項目版塊,讓信息平臺對接暢通;通過項目計劃的線上管理,系統可以實時跟進項目總體計劃、塢期計劃執行的情況,并對超計劃項目進行預警;同時系統實現自動集成生產報表數據。
在“人員實時監測統計系統”,通過建立進出廠和上下船兩個數據庫,通過進出廠人員的人臉辨識方式與上下船人員的RFID標簽讀取對人員信息進行實時采集和匯總,從項目、車間、施工隊、班組、工種的維度進行數據集成分析;同時可以進行線上查詢、統計在廠人員的實時定位動態信息,實現了在廠人員的數據管理實時化。
在“船舶移靠泊信息管理系統”,通過該系統實現了手機和電腦端在線實時顯示在廠船舶的吃水、帶纜、動力等情況收集匯總;可在線上進行編排船舶移靠泊計劃并且通過系統將移泊計劃信息以郵件和企微形式推送給相關人員;通過對移靠泊過程進展動態跟蹤并實時反饋到平臺的移靠泊看板上讓員工可以第一時間掌握船舶實時的移靠泊動態;船舶“移泊沙盤”用來對未來船舶的移靠泊動態進行提前干預布控等,大大縮減了傳統信息靠人力收集、統計、發布的整個流程所需時間,同時也架立了信息化的網絡溝通渠道,讓船舶移靠泊的管理實時可視化。
接下來,將根據生產實際持續跟蹤并優化第一階段的模塊功能,同時全力推動第二階段的“經營”、“質量”、“安全”、“成本”模塊功能的研發與上線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