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初,長宏國際生產現場熱度拉滿,多個在建項目相繼完成開工、出塢、下水、鋪龍骨等多個節點,吹響了奮戰全年任務目標的沖鋒號。
·MSC第3、4艘11500箱雙燃料集裝箱船出塢
3月10日11時28分,繼2艘MSC的10300箱LNG雙燃料集裝箱船開工后,MSC第3、4艘11500箱LNG雙燃料集裝箱船(CHB2029/CHB2030)也順利完成出塢節點,正式進入碼頭舾裝、設備調試階段。
MSC現場經理董琪、DNV船級社KB KIM以及長宏國際副總經理、總工程師汪家政分別在節點證書上簽字,MSC中國區新造船經理Giuseppe Gargiulo、現場辦公室成員、DNV船級社、以及長宏國際部分中高層、項目組成員以及員工出席并見證了該儀式。
該2艘船舶在塢內建造期間,充分借鑒了首制2艘船的經驗基礎,生產部門精益求精,合理布置施工計劃,把重心放在制約生產的關鍵難點上,確保了生產計劃穩步推進。并且積極推進分段預舾裝完整性,使該船舾裝件配盤率大幅提高,生產效率遠超首制船。一批新工藝、新工法的實施和運用,也相應的縮短了建造周期。
該系列船總計10艘,總長335米,型寬45.6米,型深25米,設計航速20節。
·Laskaridis首制船5萬噸MR油輪接駁
3月10日14時,希臘船東Laskaridis首制5萬噸MR油輪(CHB5003)整船移位至船塢。標志著該船已進入軸舵系安裝、主機上建吊裝等階段,為整船下水節點做準備。
·MSC第7、8艘11500箱雙燃料集裝箱船鋪龍骨
3月12日15時58分,MSC第7、8艘11500箱LNG雙燃料集裝箱船(CHB2033/CHB2034)在1號船臺順利鋪龍骨,正式進入搭載建造階段。
三天完成四大節點,令人振奮的造船快節奏,進一步增強了長宏造船人瞄準高精尖領域目標、打造優質生產團隊、跑出獨有發展速度的自信和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