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從中國海油獲悉,我國首個深水高壓氣田“深海一號”二期天然氣開發項目27日在海南島東南陵水海域正式投產,這標志著中國完全攻克深水高壓油氣藏開發這一世界級難題,深水復雜油氣資源開發能力躋身世界先進行列。
“深海一號”二期區域水深近千米,天然氣探明儲量超500億立方米,天然氣高峰年產量超15億立方米。該項目全面投產后,“深海一號”整體的天然氣年產量將增長到45億立方米以上,相當于海南省2023年天然氣消耗總量的1.67倍。
中國海油“深海一號”二期天然氣開發項目經理劉康表示,“深海一號”二期是我國迄今為止自主建設的地層溫壓最高、鉆井總井深最大、主要作業設施覆蓋海域面積最廣的深水氣田。相較于一期項目,二期項目在自然條件更復雜、作業難度更大的條件下進行,地層最高溫度達到138攝氏度;地層最高壓力超過69兆帕,相當于家用高壓鍋的1000倍;設計總井深超60000米,接近7座珠穆朗瑪峰的高度;主要生產設施地理距離跨度超過170公里,超過北京到天津的直線距離。
中國海油在“深海一號”二期項目首創“水下生產系統+淺水導管架處理平臺+深水半潛式平臺遠程操控系統”的全新開發模式,分南北東3個井區,密集部署12口深水氣井,新建1座導管架平臺、1套水下生產系統,鋪設5條海底管道和4條臍帶纜,并對“深海一號”能源站、崖城13-1平臺和南山終端進行適應性改造。
中國海油海南分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姜平介紹,“深海一號”二期項目開發建設歷時九年,面對“深水、深層、高溫、高壓”四大難題疊加的極限挑戰,中國海油牽頭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形成7項世界首創技術,建成全球首套千米級深水自動發球管匯,帶動大功率熱介質鍋爐、高密度無固相完井液等一大批裝備和產品成功實現國產化,填補多項國內技術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