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遠海運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遠海控”或“公司”,上交所股票代碼:601919;港交所股票代碼:1919)29日發布2025年第一季度報告。
2025年第一季度,日益復雜多變的國際環境對全球集裝箱航運市場帶來了更多不確定性。面對機遇和挑戰,中遠海控加強前瞻性、系統性研判,精準布局航線運力,持續提升服務質量,積極推動數字智能與綠色低碳轉型,實現了“穩中有進”的良好開局。
盈利能力彰顯高質量發展新成效。第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人民幣579.60億元,同比增長20.05%;營業成本人民幣422.83億元,同比增長8.66%;實現息稅前利潤(EBIT)人民幣165.78億元,同比增長66.17%;實現凈利潤人民幣132.30億元,同比增長72.21%;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人民幣116.95億元,同比增長73.12%。
集裝箱航運及港口業務保持穩健態勢。其中,集裝箱航運業務完成提單箱量648.15萬標準箱,同比增長7.53%,實現航運業務收入人民幣558.83億元,同比增長20.07%;碼頭業務完成總吞吐量3574.89萬標準箱,同比增長7.48%,實現碼頭業務收入人民幣27.67億元,同比增長16.06%。
財務狀況健康,抗風險能力強。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資產負債率進一步降至41.97%;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人民幣150.62億元,同比增長69.49%,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余額達到人民幣1866.99億元。
高度重視股東權益的維護。報告期內,每股收益0.74元,同比增長76.1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所有者權益2441.34億元,較上年末增長4.03%。年度分紅及新一輪回購工作穩步推進。
2025年以來,中遠海控持續推動“集裝箱航運+港口+相關物流”一體化發展,全球通道建設穩步拓展、數字智能和綠色低碳轉型加速推進、客戶服務質量不斷提升、股東回報舉措扎實推進。
全球通道建設持續深化。第一季度,公司在全力推進海洋聯盟DAY9產品及非聯盟產品上線的同時,陸續推出中國至南美WSA3和WSA5航線以及中緬快航、歐洲-西非等航線,并復航遠東-西北歐AEU7航線,全球航線均衡布局持續深化。伴隨對干支航線的持續投入及陸海一體化通道建設的不斷推進,各關鍵樞紐港服務能級持續提升,錢凱碼頭正成為促進亞拉貿易的新引擎、阿布扎比碼頭正成為客戶布局中東地區的首選項。報告期內,集裝箱航運業務和碼頭業務均實現穩健增長。
全鏈服務驅動價值增長。公司致力為客戶構建安全、韌性、高效的全球供應鏈體系。經過兩年多的投入建設,全球資源整合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第一季度,為行業客戶推出“整列直達+海鐵銜接”方案,為中小微客戶推出“拼箱”定制化解決方案,為海外客戶推出“前置銷售+屬地化服務”創新模式,實現了從倉儲管理、海運協同到終端市場響應的無縫銜接。報告期內,公司實現除海運以外的供應鏈收入達到人民幣108.54億元,同比增長14.39%。
數智綠色轉型激發新動能。數智化轉型方面,人工智能技術已廣泛應用于公司多個業務場景。今年以來,智能堆場改造使得車輛進出效率提升60%;新一代智能清洗機器人斬獲7項專利,8小時內快速洗箱模式理論箱量可達200箱,大幅提高用箱周轉效率。綠色低碳轉型方面,首艘甲醇雙燃料動力集裝箱船舶“中遠海運洋浦”輪已順利命名;錢凱碼頭第一季度實現100%綠電啟航,并獲得國際通行的綠電證書。生態建設方面,GSBN憑借領先的數據基礎設施和伙伴生態系統獲得市場更多青睞,中遠海控通過GSBN數字化平臺簽發電子提單已達48余萬張。
以務實舉措做好價值回報。為切實維護公司價值和股東權益,2025年4月,公司發布新一輪回購方案,截至4月29日,已累計回購A股股份4,324.44萬股,耗資約6億元人民幣。在此次回購之前,公司自2024年10月至2025年4月,已累計回購A股和H股合計約38.94億元人民幣,所回購股份均已注銷。上述舉措充分彰顯了公司推動股票市場價格與內在價值相匹配的決心。
展望未來,集裝箱航運業仍將面臨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地緣政治、紅海局勢以及美國貿易政策不確定性等因素持續影響全球貨流結構,同時,環保減排新規將為航運業帶來新的發展。基于此,中遠海控將圍繞自身“以集裝箱航運為核心的全球數字化供應鏈運營和投資平臺”的定位,密切關注全球客戶需求動向,堅持以前瞻和系統的研判,持續優化全球資源布局,通過數字智能、高效運營、綠色低碳、生產關系優化等,沉著應對挑戰,以高質量發展的確定性應對市場的不確定性,努力為客戶提供更優質的服務,為股東創造更大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