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同心筑鏈新,云山珠水再相逢。3月28日,中遠海運特運2025年全球合作伙伴大會在廣州白云國際會議中心隆重舉行。大會以“產業共生、攜手共進、合作共榮”為主題,吸引了來自全球特種運輸產業鏈上下游的1200余名代表參會,共同探討數智化與綠色低碳轉型下的航運未來。
共話合作
擎啟航運藍圖,錨定全鏈未來
廣州市副市長賴志鴻以廣州港的樞紐地位開篇,他倡議深化央地合作,共建國際航運樞紐,期待與中遠海運集團攜手,合力構建新質生產力,以港航融合激發產業鏈活力,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貢獻更多力量。
中遠海運集團總經理朱碧新在致辭中強調,航運業作為全球貿易的“生命線”,承載著連接文明、鏈通全球的歷史使命,如今必須在百年變局中開辟新航路、產業變革中鍛造新引擎。“‘特’邀攜手,‘運’籌未來。”他指出特運將攜手全球合作伙伴用規模標注未來高度、用資源詮釋融鏈魅力、用合作高揚發展風帆,在“生態鏈”“創新鏈”“價值鏈”三大變革中共創航運新未來。
中遠海運特運董事長張煒在中遠海運特運海外代理座談會上發表主旨演講,提出要構建網絡“專一”的海外資源——讓代理伙伴成為市場開拓的先鋒、增量攬貨的支點;打造品質“第一”的服務網絡——讓代理伙伴成為服務聯動的樞紐、信息融通的節點;融入集團“統一”的全球體系——讓代理伙伴成為生態共建的伙伴、協同共榮的紐帶。
中遠海運特運總經理黃南回顧了過去一年公司在產業發展、數字低碳、全球合作等方面取得的成績與突破。展望未來,他誠邀大家共赴三場“行動之約”:以“全鏈+”推動產業共生、“AI+”推動攜手共進、“標準+”推動合作共榮,與全球伙伴向新而行、以質致遠,彼此成就、共贏未來。
會上,克拉克森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王澄宇作為行業專家,分享了全球經貿合作背景下關于航運市場研判的主題演講。
中遠海運集團副總經理林戟、廣東海事局局長陳傳全、中國船級社總裁孫峰、廣州市港務局局長孫秀清等嘉賓出席了大會。
“特運發布”
四大創新成果,引領行業變革
大會核心環節“特運發布”,聚焦服務、材料、標準與技術,正式發布四大領域創新成果,以客戶為中心,以市場為導向,解讀多項行業頂尖的整體解決方案。
·新服務——“三駕馬車”領航全球物流新生態
全新升級“3+4+N”全球服務架構,設立全球銷售中心、運力統籌中心、供應鏈統籌中心,形成泛美、泛歐、印非、泛太四大經營部,并在全球十余個重點區域布局屬地化公司。
航線服務升級方面,首創“快、準、穩”件雜貨班輪航線,實現供應鏈高效協同。
汽車物流產業鏈方面,基于數智化升級服務產品,實現跨域融通,打造中國汽車出海全球首個貫通全鏈路的產業級數智化平臺。
紙漿物流產業鏈方面,提供紙漿散改集、集改散、海鐵聯運、江海聯運等多種物流服務,形成“海運-倉儲-物流”一體的整體供應鏈解決方案。
·新材料——創新采用復合材料重塑“包裝革命”
針對工程機械與工程車輛快速增長的出口需求,中遠海運特運聯合振石控股集團推出全球首款“40英尺復合材料超寬框架箱”,創新采用復合材料,較傳統框架重量顯著減輕、耐腐蝕性大幅提升,適配高鹽高濕環境。該框架箱可靈活裝載工程機械、工程車輛及件雜貨,通過標準化配載優化裝卸效率,實現“一箱多用”,減少貨損貨差,助力客戶降本增效。本次發布是特運推動件雜貨“包裝革命”從0到1的起步,未來特運將攜手全球合作伙伴共同實現件雜貨“包裝革命”從1到N的進化。
·新標準——“厘米級精度”定義安全新標桿
會上,中遠海運特運發布了浮托安裝、紙漿、風電、工程車及商品車運輸領域的“特運標準”。其中:
半潛船“動力定位浮托安裝”技術累計完成25座萬噸級平臺作業,通過模塊化設計實現支墩平臺重量比降至5%以下,甲板工裝綜合成本下降30%。
紙漿運輸實現零濕損交付,覆蓋5個關鍵環節、6類通用風險及12項甲板作業風險。
風電領域突破裝載極限,采用“風葉疊裝支架”顯著提升108米海上風葉裝載能力。
為客戶定制《專用質量管控手冊》,覆蓋工程車運輸9個環節的風險管控;構建新能源汽車“多級防控體系”,通過防火分隔、智能監控等技術護航“本質安全”。
·新技術——“大模型+區塊鏈”領跑航運數智化
以“智能驅動、數據賦能”為核心,中遠海運特運推出覆蓋航運全流程的數智化技術矩陣。
基于自研大語言模型與區塊鏈技術,實現郵件需求秒級解析、合同智能審核及電子提單無紙化協同,將傳統數周的提單放貨流程壓縮至分鐘級。
依托智能配載、裝箱、綁扎及吊裝系統,自動化生成最優方案——配載系統10分鐘生成最優方案,艙位利用率提升10%至20%;智能裝箱與綁扎系統節省50%操作時間;智能吊裝系統通過三維模擬路徑規劃。
數智平臺實現“一車一碼一位置”全程可視化監控,紅外感溫系統實時預警環境異常,智能航線動態規避惡劣海況。
大語言模型深度融合專業知識庫,提供精準、快速的服務響應。
《嶺南倡議》
簽約賦能生態,共拓協同發展
會上,中遠海運特運聯合全球合作伙伴發起《嶺南倡議》,倡議產業鏈上下游以“共生、共進、合作”為核心,共建產業鏈高質量發展生態圈,以共生抵御產業鏈風險,以共進驅動產業鏈升級,以合作加速產業鏈發展,從而實現鏈式發展,共筑繁榮,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共同譜寫產業鏈生態合作新篇章。
大會期間,中遠海運特運與17家合作伙伴共同簽署戰略合作協議、COA協議,進一步深化合作關系;同時,攜手全球港口合作代表共同簽署深化港航合作白皮書,旨在共同開創高效、便捷、安全的港航協同合作新時代。
同期舉辦的海外代理座談會以“深化合作·共贏未來”為主題,深入探討了海外營銷策略創新、通道節點建設與優化、區域市場挑戰與應對、海外代理合作模式創新、數字化與綠色轉型及海外應急事件處理和資源支持等議題。
在當天上午舉辦的五場客戶沙龍,與會人員聚焦新能源/先進制造/大宗商品供應鏈、海工供應鏈、瀝青供應鏈、紙漿供應鏈、汽車供應鏈等方面進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討。
明天更好
深化融合革新,筑牢全球合作
大會期間還舉辦了白云夜話、珠江之夜等系列主題活動。大會在全球合作伙伴齊唱《明天會更好》的歌聲中落下帷幕,熟悉的旋律不僅傳遞出對未來的無限憧憬,更凝聚了與會各方以合作破局、以創新突圍的堅定共識。通過深度交流與成果落地,大會在產業鏈協同、技術標準共建及數智化轉型等領域達成多項突破性合作意向,為全球航運業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中遠海運特運全球合作伙伴大會自2011年至2024年已成功舉辦9屆,是中遠海運特運與全球合作伙伴最重要的交流平臺,也由于中遠海運特運是全球領先特種船隊的特殊地位,成為獨具價值的全球特種運輸領域的矚目盛會。
2025年,中遠海運特運將以“共生”為帆,深化產業鏈融合;以“共進”為槳,驅動數智化革新;以“合作”為錨,筑牢全球生態圈。與伙伴并肩,變“不可能”為“特運能”,共繪航運業高質量發展的璀璨星圖。
使命必達
所造皆能運,所運皆最優
中遠海運集團是全球最大的綜合航運企業,以保障全球客戶海上運輸生命線高效暢通,維護產業鏈供應鏈穩定與安全為己任,堅持科技領航,全力構建“航運+港口+物流”的一體化服務體系,打造全球綠色數智化綜合物流供應鏈服務生態,致力建設世界一流航運科技企業。
作為中遠海運集團旗下全球領先的特種船隊,中遠海運特運深耕特種貨物運輸領域六十余載,是全球領先的特種運輸企業。公司目前擁有規模和綜合實力居世界前列的特種運輸船隊,經營管理半潛船、多用途重吊船、多用途紙漿船、汽車船和瀝青船等特種船舶近200艘。其中多用途重吊船81艘,280萬載重噸,2025年底該類型船舶將達到91艘,342萬載重噸;多用途紙漿船40艘,271萬載重噸,2025年底該類型船舶將達到68艘,500萬載重噸;半潛船16艘,80萬載重噸;瀝青船15艘,11萬載重噸,2025年底該類型船舶將達到16艘,12萬載重噸;汽車船14艘,8.4萬車位,2025年底該類型船舶將達到27艘,18.2萬車位。公司運輸的貨源主要包括風電設備等電力產品,港口機械、軌道交通等工程基建設備,紙漿、有色金屬等大宗商品,汽車、儲能柜等新興制造。
依托多種船型、全球網絡、領先貨運技術及航運數智平臺等優勢,中遠海運特運以“一項目一方案一團隊”的全程定制化模式,為客戶提供卓越服務,無論是單件萬噸級的海上平臺,還是超規的機械組件,公司都可提供綠色、高效、便捷的供應鏈整體解決方案,實現“所造皆能運,所運皆最優”。